皇帝眯眼看向后湖岸边连绵的树林,问:“太医言弘时不禁吓是怎么说的?”
“这事儿……”四爷想了想,将弘时几年前被自己吓晕的前因后果跟皇帝说了一遍:“弘时天生胆气有所不足,为着他的身体,儿子这几年也没敢狠管,那孩子在儿子面前倒一直驯服,只不想背过身去却仍然如当年一般模样。”
四爷叹一口气,脸上神情又气又急又无奈:“说到底,还是儿子无能,不会养儿子,这才养出这么一个不孝不悌的畜生。”
皇帝看了一眼神情沉痛的老四,招手将弘曜叫到跟前,将弘曜往身前一推:“若你无能,如何能给朕养出弘曜这么个好孩子来。”
说着,皇帝还一脸慈爱地伸手摸了摸弘曜的头:“这孩子跟在朕身边三年,孝顺体贴,事事贴心,有他陪着,朕这日子添色不少。”
四爷看了一眼脸露羞色的四儿子,心中翻涌的情绪亦随之平和了下来,看着他皇父赧然道:“弘曜好,也是阿玛教得好,儿子可不敢居功。”
皇帝哈哈大笑,伸手虚点老四:“你呀……朕只是告诉你,这孩子好不好,得看他们的生母,茹佳氏生的两个孩子都不错,你便不要自苦了。”
早被弘旲寻机从地上拉起来的高勿庸垂头跟在一众人身后听着皇帝父子二人的交谈,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
一直跟在四爷身边的高勿庸,怎么会不知道主子爷的雄心。如此,在皇帝心里,主子就不能留下教子无方的印记,故而一接到弘曜阿哥的眼色,高勿庸便乍着胆子,替他家主子爷辩了一句。
而后主子爷将他踢翻时,那满意的眼神,高勿庸自然也没错过。
想着又替主子爷立了一功,高勿庸摸了摸被四爷踢了一脚的肩膀,无人看到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美滋滋的笑容。
晚间,四爷安慰过弘昀,转身将弘时关进了深柳读书堂。
“你既报了病,便好好在房里养着。”
深柳读书堂中,四爷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弘时,既愤怒,又伤心:“等什么时候你的狂疾除了,再放你出来。”
唤来一队身强力壮的内侍守在深柳读书堂周围,四爷告诉这队内侍,除非自己亲至弘时不许出深柳读书堂一步,一用吃喝拉撒都只能在此,更不许人进来探视。
每日只能出书房门一个时辰,超过时辰,着内侍将其押回书房锁起来。
四爷着高勿庸抬来一柜子书,将其与弘时的贴身小太监豆六子一起送进了书房,弘时在书房中一应所需,都由豆六子支应,要什么东西,也由豆六子与看守的内侍交接。
安排好一切的四爷对着落了锁的书房门喝斥:“不知孝悌、不通礼义的孽畜,老老实实给我在书房呆着,想想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再若不改,爷关你一辈子。”
就这样,由夏至秋,弘时被关了整整三个月。
三个月后,从深柳读书堂放出的弘时见到来接他的弘昀时,扑过去抱着弘昀的腿嚎啕大哭,哭完了,又被弘昀带着向茹蕙磕头陪罪。
此后,被三个月的□□生活吓坏了的弘时再不敢如往日般骄肆,变得老实了很多。
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四爷不负皇命,让茹蕙替他生下了齿序第六个儿子弘晧。
康熙五十六年七月,策妄阿拉布坦遣其部将策凌敦多布入侵西藏,杀死拉藏汗。
皇帝得讯,立即遣都统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
与四爷商谈三日后的茹芾,求得皇命应允随法喇军参战,临走前,茹芾去跟妹妹辞行,不想茹蕙因情绪激动当场晕倒,后经太医诊治,方知妹妹第四次怀孕,孕期已足一月。
第四个了!
茹芾难以言喻的目光扫过妹妹床前身体健康、脸色红润,目光清明的弘曜、弘旲与弘晧,向着身侧的四爷扎千一礼,被四爷扶起身后他默默看了一眼床上仍然未醒的妹妹,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出了雍亲王府。
京城外,二十六岁的茹芾一身戎装,肩背妹妹亲制的诸多救命药丸,领着自己所部的精悍骑兵,领命打马当先而行,直跑出京城五十里,他突然勒马,喝令部下暂歇,自己则登上道旁一座百米高的土坡,站在坡顶的巨石上,回望京城,仰天长笑。
第97章
部下追问茹芾何事大笑,茹芾傲啸:“大丈夫建功立业,封妻萌子,百世流芳,当其时也。”
一句建功立业的豪言,一声穿云裂石的长啸,点燃了坡下骑兵的热血,众骑兵翻身上马,拔刀指天,轰然回应。
“万胜!万胜!万胜!”
半个月后,年轻的茹芾带着这队豪勇的骑兵,在战场所向披靡,茹芾以其悍不畏死敢杀敢拼的骁勇之姿,震慑了整个西藏战场,更以其超凡的统兵能力,远超常人的体力,杀得敌人闻风丧胆。
最让帝国将兵们心折的,乃是茹芾自入伍第一天起,便与所部骑兵同食同寝,从无一天例外。
属下所部受伤,茹芾从不吝惜,定会拿出万金难求之救命丸药相救,便是那残了废了的兵丁,他也会修书一封,着其在康复后前往京城投效,道妹妹平生最看重军人,必会为失去谋生能力的兵丁安排好后半生的生活。
冲杀必前,撤退必后,伤时必救,残后必养……这样的茹芾,得到了所部人员全身心的敬爱,也导致无论在多艰难、惨烈的拼杀情况之下,茹芾所部从无一人退缩。
领兵一年,茹芾所部顽强的作战风格,骄人的作战成绩,引起了京中皇帝的注意,皇帝赞其上马能统兵,下马能治国,乃文武双全之儒将。
随着一次又一次交战,节节高升的茹芾,至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十四皇子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时,已累擢升为都统法喇的副手。
康熙五十九年,皇帝授茹芾定西将军印,着其自拉里与平逆将军延信会师。在茹蕙前世,这一职,却是属于年羹尧所得。
康熙六十年,茹芾进京入觐,康熙御赐弓矢,并升其为陕西总督,时年,年羹尧尤仍然在四川任巡抚。
这年九月,青海郭罗克(今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叛乱,不等年羹尧反应,茹志山所辖彝人部,已砍下叛乱部族土司的脑袋送进京,随同进京的,是茹志山的二儿子,茹芾与茹蕙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茹英。
此时的茹蕙,已经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十六岁的弘曜,十一岁的弘旲、五岁的弘晧、三岁的弘晛、一岁六个月的弘晞。
看着茹英,茹蕙估摸着他至少有一米八五,因为他站在四爷身边,比四爷高了一点点。
十八岁的茹英眉目九成像母亲郝氏,不及茹芾俊美,但因其肩宽腰窄的体形,深遂的面部轮廓,透着勃勃英姿的眉眼,让人见之难忘。
茹英见到他大姐时,他大姐正带着一群孩子在圆明园的菜圃里玩儿。
菜圃占地有二万多平米,菜圃周围错落建着十几座矮屋,有些矮屋外还围了疏疏的篱笆。矮屋周围种植着许多果树,房前有几十块菜地,菜地中种着应季的蔬菜瓜果,一片浓郁的农家田园风味。
看到四爷带着一个陌生人出现在菜圃,菜地上采收疏菜瓜果的孩子们全都停下了手,齐齐看了过去。
最大不超过十岁,最小的身高刚过膝的五六个孩子中,个子最矮的孩子偏着头看了一会儿茹英,又转头看了一眼站起身眼含泪花的额娘,想了想,抬起脚叭嗒叭嗒跑过来,一把抱住茹英的腿,仰头问:“你是弘晞的小舅舅吗?”
带过小妹妹的茹英弯腰将小娃娃抱了起来,仔细打量了一下,笑了:“我是弘晞阿哥的小舅舅,我叫茹英,你是弘晞阿哥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