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累, 按摩结束之后, 两人就准备洗洗睡了。
这一回沈知期居然没厚着脸皮蹲在门口打算蹭床, 唐迎洗完澡出来发现客厅里已经没人了, 居然还有些不习惯。
不过,这应该算是好消息。
其实唐迎知道, 沈知期想跟自己一起睡,倒不见得是想动什么歪脑筋。虽然在确定关系之后, 进一步发展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沈知期这种举动, 明显并不是那个意思,更像是想要确认彼此之间足够亲密。
唐迎很早之前就发现了, 沈知期在跟她相处的时候, 会显得谨慎且小心,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状态的话,应该是——自卑。
一个唐迎无论如何也不觉得会跟沈知期有关系的词语。
但事实就是这样。甚至在很长时间里, 沈知期明知道自己对唐迎的感情,但从来没想过要采取任何行动。
要不是因为这样, 唐迎也不会自导自演一场网络上的戏码, 就是为了促使沈知期下定决心往前走这一步。她成功了, 但是沈知期的情绪并没有因此消散。所以她这种求同床共枕的做法,更多的是想要寻求认可和安心。
而唐迎之所以拒绝,是希望能让沈知期学会“距离”这两个字。
她们的情况跟所有的情侣都不同,因为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已经够多了。继续黏糊下去, 只会让彼此的眼中只有对方。
但是这个世界那么大,她们两个人在其中只不过是最微小的存在,而她们各自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到只有对方一个人,明显是不正确的。
何况,太重视就容易变成偏执,只关注一个人的时间长了,把对方当成自己生活的重心,心理就会产生失衡。这段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疑神疑鬼,怀疑争吵,最后反而可能走不下去。
唐迎绝不愿意两人走到这一步,所以彼此之间保持一段距离,循序渐进才更好。
给予安心感,也可以用别的方式。只要这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足够长,彼此相处的模式足够稳定没有任何变动,就已经足够了。这其中,稳定的重要性大过亲密。
所以这一晚沈知期没有过来,在唐迎看来,是个好兆头。
她也很快放松下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之后,两人一起出门。唐迎要去楼下继续忙碌,而沈知期也要去工作室那边坐班。
这栋房子的户型是一梯一户,顶楼这几层都被沈知期买下来了,也不用担心会被别人看到,所以电梯下了两层,唐迎要出去时,就被沈知期拉住了。
“早安吻。”她凑过去,在唐迎唇上亲了一下,要退开的时候又觉得不够,索性在她的下唇上轻轻咬了一口。
很软。
唐迎在电梯门合上的前一秒走了出去,回过身跟她挥手道别。直到进入房间时,唐迎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让其他人见了都忍不住眼睛一亮,即使每天都能看到,还是有种被惊艳的感觉。
忙碌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一天转眼就过去了。中途沈知期在渣信上不断骚扰,唐迎也尽量在有空的时候回复一两句,倒也显得十分和谐。下午五点半,沈知期从工作室回来,之后到晚上睡觉前,就都是两人相处的时间了。
感觉跟平常没什么两样,但又有着显着的不同。
对沈知期来说,最大的困扰,估计是要在所有人面前遮掩自己的情绪。
其实她以前也没怎么掩饰过,但因为怕唐迎会反感,毕竟不敢表现得太亲密,一般而言也不会引人注目。但现在不同,她可以名正言顺的亲近唐迎不被拒绝,要忍住就比较困难了。
严格来说这应该是一种折磨,但因为唐迎会跟自己互动,对沈知期来说,反而像是自己跟唐迎瞒着所有人有了属于两人的小秘密,交换着只有彼此才懂得的眼神和表情,有一种隐秘的快感。
她就像是找到了新玩具的孩子,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周一,天工开物直播间。
上周开始直播焗瓷部分的内容之后,观看人数就一路上涨,到这一周,直播刚开始,观看人数就达到了一个高峰。不过唐迎并没有因此就改变自己的安排,仍旧先进行制瓷相关部分的直播。
“瓷器的色彩分成两种,一种是釉料本身的色彩,一种则是颜料绘制的结果。”对瓷器的介绍,仍旧是直播中的重中之重,因为知道大部分人不可能亲自去实践,所以唐迎也只能尽量讲解得通俗易懂。
“在元代以前,大部分的瓷器都是青瓷。这个青就是釉料的颜色。烧出来的瓷器清新淡雅,不像后来的瓷器拥有丰富的色彩和绘画,而纯以意境取胜。因此即使制瓷工艺一直在进步,也烧不出那种美感了。明朝盛极一时的霁红,同样也是釉彩,烧制难度非常高。”
“至于颜料绘制形成的色彩,在元代青花瓷出现之后,便开始风靡一时。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
“因为材料和技术的原因,古代的釉下彩颜色只有青和红两种,青就是青花,红是釉里红。釉上彩则是在瓷器烧成之后,在上面绘制图案,描线上色,最后在七八百度的低温环境下烘烤成型即可。因为烧制难度不大,所以图案的描绘就成了重中之重,才会出现粉彩这样无限接近于绘画的工艺。”
“而今天我们要向大家展示的,就是瓷器史上最巅峰的工艺,集釉下彩和釉上彩于一体的斗彩。”唐迎说着,将今天要用到的东西都取了出来,一边继续介绍,“所谓斗彩,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手法,釉下青花勾线,釉上线内填彩。现在瓷胚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第一步,青花勾线。”
青花的关键是氧化钴,在古代,因为青花料只能从海外进口,所以发展也受限于原料,但随着制瓷工艺发展,除了进口的苏麻离青之外,国内也发现了许多青料,包括回青,石子青,平等青等,遍布全国各地,这种限制就消失了。
唐迎将泥状的青花料倒入研钵之中,一边研磨一边道,“通常来说,青花料研磨好之后,要先将之画在瓷片上,入窑烧制,查看成品颜色。不过这一步我已经事先进行过。所以研磨好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勾线了。”
因为只是一只碗,所以唐迎选取的图案是松竹梅,“古代人对纹饰十分在意,瓷器上的图案,更是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我们要画的松竹梅,别称岁寒三友,是古代吉祥图案之中常见的种类。有分开画的,也有团花的。”
因为图案并不复杂,很快就勾描完毕。
唐迎并不打算在直播的时候将一整炉的碗都画完,而只是打算向观众展示这个工艺。所以画完之后,她将这只碗放下,取了另一只提前勾线完毕,颜料已经干燥了的碗,开始施釉。
施釉的方法有很多种,内层多是采用荡釉的方式,也就是将釉料倒进去,轻轻摇晃,让釉料均匀附着于内壁之上,再将多余的釉水倒出来。倒的时候一样要匀速转动,使碗口处的釉料分布均匀。外层则有浇、蘸、吹几种方式,唐迎选择的是吹釉。碗的足底,同样采用荡釉的方式,但在施釉结束之后,需要将底足放置时与其他地方接触的地方的釉料刮去。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不论什么瓷器,底足这一圈通常都是没有釉料的。这是因为入窑之后,釉料会有一个融化再次烧结的过程,如果不将之除去,底足很有可能会跟匣钵黏在一起。”
——随手看了看桌上的碗和杯子,好像真是这样哎?
——早就发现了,但没想到会是这种原因,还一直以为是施釉的人偷懒没涂这里【笑哭
——跟着躺糖老师一起涨姿势~
施釉结束,就要将瓷器装匣入窑了。唐迎不可能在这座大城市里弄出瓷窑,也不可能跑到景德镇去烧,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专门用于烧制瓷器的高温电炉。
当这台大家伙出现在镜头前时,观众们除了喊666之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种突然从古代穿回现代的错觉o(╯□╰)o
——感觉画风陡然一变233333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