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大清都已经亡了八百年了【娜娜版你清醒一点.jpg
当然也有人质疑唐迎,认为王师傅的话也没说错,业内推崇自然风干,自然有推崇的道理。
不过这毕竟是在节目里,只能在弹幕上停留一秒钟,也许大部分人根本没看清就被顶掉了。所以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观众们的注意力还是放在节目上。
在唐迎上灰胎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悄无声息进入到第三天。
施师傅和王师傅还在跟各种零件搏斗,看不出什么来,秦师傅则一直对着自己挑选的那半截木根发呆,半点动手的意思都没有。倒是方师傅进展不小,木雕已经有了轮廓。不过暂时只能看出雕的是人物,细部尚未分明。
节目已经进行到了三分之一处,观众们也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并支持的嘉宾,在弹幕上为他们打call。大概因为这毕竟不是个看脸的节目,所以唐迎虽然人气要高些,但其他人也没有被掩盖住。
这就是节目组想要的效果,这会儿看着网络上的反馈,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制琴是细致活儿,一次一次的反复上漆打磨,最为考验耐心。稍有不慎,一张琴就毁了。不过在唐迎做来,却只觉得赏心悦目,每一个动作都十分标准,令人百看不厌。
灰胎最后一层精细打磨之后,表面会出现毛孔和砂眼,所以还要经过“走水”,用大漆调和腻子粉调和,通体刮涂,干后打磨,反复数次。
最后才是上面漆。
面漆通常用的是生漆和桐油熬制成的熟漆,增加大漆的流平性,有时还会加入颜料。而上漆的方法是揩清,用丝布包裹细棉团,蘸清漆直接在琴胎上揩拭,涂上薄薄的一层,如此数十次,再将之擦光,漆层轻薄,手感光滑,色泽莹润。
到这一步,琴身主体就完成了,剩下的是定徽、安足、上弦等细节。
因为时间一直卡得很紧,就连睡觉的时间都碎片化了,定好闹钟,眯上一两个消失就起来继续,所以这样紧赶慢赶,唐迎竟然在第六天的夜里,就完成了全部的工序。
不过镜头十分刁钻,拍来拍去,就是不给个全景特写。在唐迎确定完工之后,这张琴更是被工作人员带走,没有留在她手中。
唐迎的是第三个完成的,排在她前面的是方师傅和施师傅,王师傅紧随其后。只剩下秦师傅那边没有任何动静,看起来还在赶工之中。工作人员照例将每个人的作品装好带走,没让大家看见,也没让镜头拍到。
主持人抓紧时间采访了几位嘉宾,问的无非是这一周下来有什么感想,觉得自己发挥如何等等。
几天熬下来,五个人看上去都有些颓靡,然而精神上却是亢奋的。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成为他们的压力,反而化作了动力,每个人都尽力发挥,对自己的作品自然是满意的。
主持人最后让大家互相评价,意外的是每个人都对唐迎印象深刻。
能不印象深刻吗?他们虽然擅长的活儿不同,但毕竟都是木工,所以早就认识了。关系不见得多亲近,但彼此是什么水平,心里也多少有数。而唐迎就不同了,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长得又好看,不像是能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的。所以她的表现好一些,就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称赞。
传统工艺为什么会没落?无非是后继无人。
所以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总是让人高兴的。即使是对唐迎网络主播的身份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来完成工作的做法都不赞同的施师傅,也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夸赞。
采访结束之后,众人便各自回房休息了。只有秦师傅的房间,亮了一整夜的灯。
早上九点,所有人都聚在了院子里。而这里早就已经摆上了几张高低不同的桌子,他们的作品都摆放在上面,暂时用盒子装着,没有直接拿出来。其中一张桌子还空着,而秦师傅的屋门仍旧禁闭。
“大家好,这里是国家电视台综艺频道传统工艺类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巧夺天工》!”主持人熟练的说了一段切口,然后进入了正题,“七天时间一晃而过,我们五位嘉宾的作品也都……”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看了一眼那张空着的桌子,“哦,好像出了一点小小的状况,秦师傅好像还没有完工。”
主持人说着转身往秦师傅的屋子走,“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他人也赶紧跟上,不过一行人才走到门口,房门就突然打开,一脸疲倦的秦师傅出现在了镜头前,他这七天好像没怎么打理过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有些皱了,但眼睛却炯炯有神,亮度惊人。
“到时间了?”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天色,又看看面前的众人,开口问。
主持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是的,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秦师傅,你的作品完成了吗?”
“进来看吧。”秦师傅抬了抬下巴,退后一步让开了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强烈的信心,显然,这份熬夜赶工,在最后一刻完成的作品,他自己非常满意。
这个意外事先没有安排,但很有看点,所以主持人直接领着人走了进去。
屋子里灯光明亮,照得没有一个死角,地面上到处都是木花木屑,旁边还散乱的放着雕刻工具,显然秦师傅的确是刚刚完成作品,连收拾都还没来得及。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所有人的视线,都在第一时间聚集到了桌上摆着的木雕上。
木雕的主体整体呈船形,三只短短的细足支撑在桌面上,正对着众人的这一面船体上刻着“学海无涯苦作舟”七个字篆字。而“船体”内部,靠右侧最平整之处是一片荷叶连绵。左侧一张荷叶最大,几近圆形,底面平整,其他的则都只是点缀。荷叶周围是波浪形的水流环绕,而在这水波之上,一叶叶小舟正破开水面,疾驰而行。
“这是……”主持人迟疑着开口,但施师傅已经抢先答道,“是砚台!”
他说着上前几步,凑近了仔细将这砚台看过,口中一叠声称赞,“早就听说秦师傅最擅长‘因地制宜’,今日一见,果然精妙至极!”
无论荷叶、水波还是小舟,都是木根上原本就有的,秦师傅只是顺势而为。因此这砚台看起来也没有多少雕琢的痕迹,古拙大气,又逸趣横生。尤其是整体如船只的造型与千帆竞渡的意象高度统一,再配上学海无涯一句,刻在砚台之上,促人学习奋进,再合适没有了。
方师傅也含笑道,“能把劝学做得如此风雅,谁得了这砚台,也不好意思偷懒了。”
说着就看向秦师傅,“我平日里倒也写几个字,不知您可肯割爱?”
本来弹幕上正因为施师傅的一番解说而惊叹,结果听到这一句,都笑喷了。方师傅你还记得这是在录节目吗?见猎心喜不要太明显哦!
而沈知期听到这里,则是面色古怪的转头看了一眼唐迎,“这个该不会就是……”
“就是。”唐迎点头。
话说录节目结束当日,沈知期过去接唐迎,结果唐迎手里就捧着个大盒子,接过来还死沉死沉的,拿回家里打开,可不就是秦师傅的的这个千帆竞渡砚?
当时唐迎说是别人送的,沈知期也没有追究,没想到方师傅想买的东西,最后落到了她手里。
“也没见你跟秦师傅有什么交流,没头没脑的,他怎么会送你这个?”沈知期小声嘀咕道。
但两人肩并肩的坐着,唐迎哪有听不见的,她微微笑了笑,“我原本也不懂,但现在却明白了。”听了秦师傅之前的那番话,她就明白了。
主持人显然也没想到方师傅会这么说,好在已经习惯了,及时开口,“咳……秦师傅的作品既然完成了,我们就先把它请出去,然后再揭晓其他几位师傅的作品。”
有工作人员上前将砚台搬起,送到外面的那张空桌子上,然后节目才重新回到了正轨。
几张用于展示的桌子,大小高低和形制都各不相同。比如唐迎的琴就放在低矮的琴桌上,基本上要席地而坐才方便操弄。而最高的那张桌子,放着的就是施师傅的宝船。
箱子打开之后,主持人便不由自主的惊叹了一声,弹幕上也是一片赞叹。
这是一艘有七层高的楼船,镜头拉近特写,每一个零件都打磨得十分光滑细致,榫卯结构基本都被藏在了船身之中,这艘船看起来就是一个整体,若不是亲眼看到制作过程,恐怕会有人怀疑是雕出来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